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卜楞寺 >> 拉卜楞寺新闻 >> 正文 >> 正文

拉卜楞寺,格桑花和酥油花盛开的寺

来源:拉卜楞寺 时间:2022/8/17

直到现在,我脑海中的拉卜楞寺依然是鲜花簇拥的美丽寺院。在寺外有一片巨大的格桑花海,姹紫嫣红的格桑花和金盏花,紫色的粉红的雏菊争奇斗艳。从游客中心一直延续到寺庙。

当然,还有就是寺里的酥油花了。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它挨着大夏河,依山傍水。一条大路将寺院分成南北。

身着绛红色僧袍的僧人,有的头上戴着金黄色的冠帽,那是得道高僧。南来北往的游人,身着各式各样藏袍的藏民。他们有的心无旁骛一步一个长磕,有的手握着佛珠念念有词。

那长长的转经筒长廊,总是有无数人在转动经轮,游人为了猎奇,藏民为了信仰。

于是,在青山绿水间,在格桑花簇拥中,这座气宇非凡的寺庙就这样存在了三百年。

据资料记载:

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0.5公里处的拉卜楞寺,本名噶丹夏珠卜达吉益苏奇贝琅,简称扎西奇寺,是我国藏传佛教(即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有着“世界藏学府”的美誉。

它由第一世嘉木样阿旺宋哲大师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

据说:公元年(清康熙四十九年)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一切知妙音笑金刚)大师应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黄河南亲王察罕丹津的邀请,从西藏返回祖籍建寺弘法。

大师于当年夏天带弟子来到扎西滩,看见这里山川灵秀、瑞云缭绕,是个建寺的理想所在。即开始在这里建修拉卜楞寺院。到了康熙五十三年()建立“拉章”(即嘉木样佛宫),“拉章”音变为“拉卜楞”,意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

寺院坐北向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

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

闻思学院是其中心,又称大经堂,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幡幢、宝瓶等装饰物。

它以显宗为主,着重研习印度佛学家所著的五部大论(《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

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

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金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

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人建筑成就,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

导游为我们介绍,拉卜楞寺内珍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共计1万余件。各殿堂内高8米以上铜制鎏金或檀香木雕的大佛就有十六尊。各种质地多样的中小型佛、菩萨、佛塔、法器等不胜枚举。

寺内还珍藏有历代嘉木样大师的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又有帝王册封和赠赐的金敕、印鉴、封诰、大幅匾额、千佛树、珍珠塔、玉如意、陨石、海马牙等。

作为甘肃地区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藏传佛教寺庙,它也是当地喇嘛的最高学府,自然也是甘肃、青海和四川藏传佛教寺院中的重要寺庙,藏传佛教的中心。

所谓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属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归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

拉卜楞寺现任寺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活佛,年生,青海省冈察县人,年由十世班禅大师认定,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坐床。迄今为止拉卜楞寺的活佛已近多人,最为著名的是嘉木样和“四大赛赤”活佛系统。

我一直想弄清楚仓央嘉措与拉卜楞寺有没有关系,因为仓央嘉措与拉卜楞寺都属于康熙时期,而仓央嘉措在青海湖都留下足迹,据说后来在阿拉善圆寂,那么他们是否有联系呢?

但导游没有告诉我,而百度上也没有做出回答,也许他们没有关联,但对于后人来说,凡是来到藏传佛教的庙宇,都会想起这位高僧。

毕竟,对于西藏,对于藏传佛教,仓央嘉措都是绕不过去的。

我正在沉思,大巴已经到了拉卜楞寺景区的游客中心。于是,与这片格桑花的花海相遇。格桑花,甘南,拉卜楞寺顿时绚丽起来。

导游为我们换票,我们检票进寺院,立刻看到围绕着拉卜楞寺的转经长廊。

其实,所有藏传佛教的寺院都有转经长廊,甚至在白塔边也少不了。在四川的阿坝县,连田野里都有转经筒。因此,我们也看到过太多的转经长廊,可是,在拉卜楞寺,我们依然被震撼了。

拉卜楞寺的转经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它环绕寺院,绵延近4公里,里面排列着规制相同的转经轮,有一人左右的高度,色泽鲜艳、图案精美的转经筒中装有纸印经文,在每一个上都有“唵、嘛、呢、叭、咪、吽”六个梵文字,这叫作“六字真言”,也被称为“六字大明咒”。

在长廊里相对较小的转经筒阵列里,每隔一定距离就会单独出现一个巨型的转经筒,转经筒发出的哔哔声,是信众内心虔诚的声音,朝拜者们转动着经纶,口中念着六字真言,心无杂念,静心而行走。

时而会遇到磕长头的藏民走过,我们都按照导游的要求,不去拍照。

我们进入寺院,虽然旅游淡季,但拉卜楞寺却不见半分淡季情景。这里依然游人如织。

我们的导游把我们交给景区导游,这可不是普通导游,而是寺院里的僧人。我们跟着他从闻思学院开始,以顺序游览。藏传寺庙都是金碧辉煌,色彩绚烂无比。

而最吸引我们的是酥油花。

拉卜楞寺的酥油花放在酥油花大殿里。酥油是藏族人民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据说20公斤牛奶才能提炼出1公斤酥油,足以说明它的珍贵。藏民们将他们精心提炼出的酥油供奉到佛祖前,点亮一盏盏酥油灯,酥油灯的灯火摇曳,就像一颗颗星星。

而寺院里的僧人在每年的11月就用酥油做酥油花,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僧人用灵巧的手指捏着,揉着,搓着酥油,制作一朵朵莲花或者其他花卉,塑造着佛像,花卉,大树和飞禽走兽,楼台亭阁等,他们用酥油展示出一个源于人间又超越人间的世界。

他们不但不能用嘴唇呵着冻僵的手指,反而随时要把手放进冰冷的雪水中浸泡,因为酥油沾热气就会融化。就不能塑型了。

做好的酥油花洁白如玉,然后,他们用颜料精心描摹,涂抹,点染。于是精美绝伦的栩栩如生的酥油花便出现了。

不过,这个时间却是三个月。从头年11月到第二年正月。整个冬天就是他们制作酥油花的时间。

走进酥油花大殿,你会惊叹这独特的艺术,更为僧人们的虔诚而心动。

我们在拉卜楞寺的石板路上漫步,看到路上的各种佛教符号,我们不那么懂,但却感受到一种肃然起敬。

走到拉卜楞寺佛学院,看到僧人们结束功课,准备回自己的宿舍。一切那么井然有序。

走出拉卜楞寺,我们才走出它的氛围,却走不出它弥漫的香气。

拉卜楞寺是佛教的圣地,虽然历尽沧桑,遭到人为或自然的破坏,但是如今依然庄严巍峨,气势磅礴,它经历重重苦难,浴火重生,如同博大精深的佛法一样,无边无际。拉卜楞寺,就是一个佛的世界,在这里我们知因缘,了悟世界,懂得奋发向上,不妥协于命运的安排,守护人生的寂寞和精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