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卜楞寺 >> 拉卜楞寺发展 >> 正文 >> 正文

甘肃甘南拉卜楞寺是世界上最长的转经廊

来源:拉卜楞寺 时间:2022/9/17

你打算什么时候去见甘南的蓝天。甘南,在梦里,是一支婉转悠扬的笛声。甘南,在心里,是一幅酣畅淋漓的山水画。走过甘南,你就会爱上它。三生三世,魂牵梦绕,永不分离。甘南,雄距丝绸之路要冲,钟灵毓秀,生机盎然。云集世间云上美景,是青藏高原的葳蕤明窗。甘南,荟萃藏汉文化精髓,是安多藏区的宗教文化中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举世公认的旅游殿堂。

有一种心灵的自由,是你驰骋在大美甘南的天地间,有一种心灵的辽阔,是你飞越万水千山的虔诚。仓央嘉措说:格桑花开了,开在对岸,看上去很美,正如我想着你,也很美。这片雪域圣地,高远而宁静,神秘而传奇。是一首原生态的草原牧歌,是久远的梦境,是儿时温暖而苍凉的故乡。走进甘南,让生命感受自由,彷徨于城市之外,逍遥于山水之间,大自然在变化无穷的开阖跌宕中,粹擦着震撼心灵的大壮大美。造物主的青睐与大自然的眷爱,把甘南装扮成翩然绰约的仙子。任四海来宾激扬文字,引八荒游客竞相折腰。江山似锦,万里秀色。

甘南,怀天下大美而不言,通四时明法而不议,晓万物之成理而不说,卓尔不群地屹立在苍茫绝域,守望千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明者,百代之过客。在浮生若梦的流年里,在星汉灿烂的空际下,在云茫水淡的天地间,生息于这片圣洁乐土的藏民族,带着远古时期的青春健硕,一路走来。甘南,在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甘南的文学宝库。拉卜楞寺(藏语拉章的变音,意为活佛大师的府邸),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是古代安多地区藏族文化之成,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宝库,也是一个历史资料、文物的博物馆。这座保存着卷眣浩繁的藏文经典、历史档案和著经版宝库。拉卜楞寺位于夏河县城以西的大夏河之滨,是“中国最大的十大宗教寺院”和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宗主寺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中国拉卜楞”。鼎盛时期,僧侣达到余人,年对外开放旅游。

拉卜楞寺建筑宏伟,以藏汉混合式与汉式为主。拉卜楞寺主建筑群背靠凤山,面向龙山,大夏河流经寺院前。走过拉卜楞寺的夏河桥,停留眺望,早上的太阳照耀在寺院上方,使寺院变得格外耀眼,光彩夺目。桥的后边(南面)是一个小山坡(这里也是寺院的晒佛台,一般每年正月十三都会举行规模宏大的晒佛节),上边的游客很多,都在此地拍照留念,站在这里整个拉卜楞寺就全被收尽眼底,金色的佛塔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据说这里拍出来的拉卜楞寺最美。

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走廊,据资料显示这里有多个转经筒,也有说多的,说法不一,具体多少等你去实践告诉大家吧。这里每个经筒的雕花都有讲究,颜色精美多彩(赤橙黄绿青蓝紫,是彩虹的颜色),既庄重又醒目,经筒上画着的图腾,虽然不知道寓意何为,但看着却让心里静的出奇。一排排的转经筒环绕整个寺院,组成了拉卜楞寺的护城墙,绵延3.5公里,长长的经廊似乎望不到头,甚为壮观。

据了解,沿经轮长房转到寺后一圈需要两个小时。这些经轮制作的形式、外观、大小、质量均有所不同,但里面一律装佛教经咒,用途都是一样的,因此统称为“经轮”。在经轮房转经的各色人都有,有汉、回族,但更多的是藏族人,有柱着拐棍步履蹒跚的老人,也有大人带着儿童,每个人都神情庄重,藏族的老人们手中还转着嘛呢小经轮,口中念念有词,在每个寺门的门柱上还用头叩拜。他们双手合十,边走边口中念诵着经文,眼神虔诚地向大寺内每一个佛堂施礼,根本无视周围,完全沉浸在一种虔诚而神圣的心境中。

长长的转经长廊,是藏民的希望之路,是灵魂超越尘世进入天国之路。虔诚的朝拜者,手持并轻摇铜质的或大或小的经筒,口吟六字真言,目光坚定而无杂念,在他们心中的圣路上永不停息的朝拜着。

漫步在在拉卜楞寺,你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华美而庄严的建筑物间,从这个院落进,那个院落出,仰望高坐的佛像,放眼佛如人一般。天蓝得透亮,那份明媚顺着眼中的温润,仿佛能照到灵魂深处,大块大块的云朵,漫不经心地飘过长满松柏的山间,骄傲的雄鹰优雅地俯视着黛色延绵的山脉。耳畔传来大夏河水潺潺的声音和经筒吱呀呀的声响,风中弥漫着酥油的腥味和老人以及佛陀诵经祈福的缥缈,金灿灿的寺庙高大但不突兀,犹如塔上镌刻的菩萨金身雕像,温暖的庇佑着一方生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