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卜楞寺 >> 拉卜楞寺新闻 >> 正文 >> 正文

源流当代绘画展汪诚一

来源:拉卜楞寺 时间:2025/4/30

展览名称:源流:当代绘画展

展览时间:年5月22日—28日

展览地点:韩国·西归浦市艺术殿堂(国立)

展览内容:展出绘画作品约70件

画册出版:展览出版同名画册,收入作者简介、作品图片等文献资料

联合策展:西归浦市艺术殿堂(国立)、韩中美术协会、当代油画

协办:北京龙吟雅风视觉艺术中心

1源流:当代绘画展前言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历史上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两国的传统绘画,艺术观念相近,都具有东方文化的意象审美特质;而及至当下,由于近现代的西学东渐,还有时代的更迭,两国的绘画艺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面貌。

因此,以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梳理中国的当代绘画,选取各个历史节点上具有重要特征的艺术家的作品,在韩国西归浦市艺术殿堂作一个系统的展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文化意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展览,让韩国民众以及美术界近距离地接触中国当代绘画,增进了解中国当代美术史的发展样态;同时通过交流互动的信息反馈,让中国艺术家更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优长与不足;并且有利于两国艺术家思考在同一个文化源头下,如何借鉴各自的发展路径,从而为全球化的当代文明的发展输送能量。

本次展览作为“年中韩建交30周年暨中韩文化交流年”预热活动之一,将通过绘画艺术架起两国艺术对话的契机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定将在中韩两国美术史以及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迹。

2参展艺术家作品欣赏

《月沼池晨曦》

布面油彩

38cm×46cm

《艺术城窗外的墙》

布面油彩

52cm×41cm

《窗外的风景》

布面油彩

40cm×31cm

如歌的行板——汪诚一油画艺术简论(节选)

文/龚云表

追循汪诚一二十多年来不断变化的艺术创新之路,我们可以感到有一条十分清晰的逻辑发展轨迹,这就是统领他艺术风格的诗性绘画语言的建构。油画创作之于他已越来越成为一个抒发胸臆、铺陈想象力的过程。他在画面上所营构的和谐的色彩和委婉的笔致,已不仅仅是外部世界中的和谐和委婉,而更是精神和情感层面上的心象的真实。

《信》

布面油彩

cm×cm

《童年》

布面油彩

97cm×cm

汪诚一的油画作品直如一首首意蕴深远的抒情诗,这些抒情诗不是哀婉的慢板,也不是激越的快板,而是如歌的行板,传递出幽雅、恬淡、沉静、隽永的生命节律,如在空中轻轻回旋的歌声,缠绵于画面的物象之中,弥久不散。这是汪诚一用他独特的色彩关系、笔触铺陈、空间结构营建的诗的语言,从中幻化出独具魅力的诗的意蕴,呈现出富有诗歌内涵的审美意境,一个诗的世界。在这个属于汪诚一的诗的世界中,人们看到线条自由洒脱地在空间行走,色块自信从容地在画面掩映,从而传达出一种沁人肺腑的“静穆之致”,犹如掩卷默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抑或“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神州沃土》

布面油彩

cm×cm

汪诚一对于油画的理解,除了画面中的结构与形式因素,更进而达到了诸多视觉审美元素的完美组合,犹如诗人将各自独立的文字神奇地组合成优美的诗句,呈现出清澈明净的心象与意境。汪诚一所追求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形式美,他通过对外在形象的不断提炼和简化,摆脱视觉习惯定势而返视内心,倾听灵魂的声音,在更纯粹的形式中,获得自我情感体验的真实性。正如黄宾虹所追求的蕴藉中国文化精神的“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中的“内美”;也如康定斯基所反复强调的“内在的音响”。这种“内美”和“内在的音响”所透出的具有强烈穿透力的诗意和抒情性,构成了汪诚一油画艺术风格的基调。在不同时期他的图式发生着变化,但这种基调不仅始终如一没有变化,而且越来越得到强烈的彰显。

《春风又绿》

布面油彩

cm×cm

《插着彩旗的渔船》

布面油彩

60cm×73cm

汪诚一多年来逐渐建构起的诗性绘画语言,不仅是具有创新意义的绘画语言形式系统,更是在这种语言形式背后所蕴藏的生命状态和情感方式。汪诚一从现实主义的油画传统出发,不断发掘自身的发展潜质,赋予其新的内涵。正如他自己所说:“即使是传统,它也是往前走的。”现实生活的丰富性是无限的,它永远为我们提供新鲜的感受去创造新的形式。从这个意义来说,现实主义油画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谓予不信,汪诚一的油画艺术就是一个明证。

《拉卜楞寺》

布面油彩

54.5cm×73cm

《三头牦牛》

纸板油彩

55cm×56cm

更多作品

3艺术家简介

汪诚一

汪诚一,年出生于安徽歙县。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年毕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创作油画《信》在美术界引起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