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明摄影
归隐书林
本期诗人:潘洗尘五月牛小亮邢东叶子衣米妮子一丁于小斜钟静海草屋
读《东北三省口语诗选》笔记
清明丨潘洗尘为什么我们的先人把如此清澈的一个词语给了今天给了那些逝去的亲人难道,真的是被我们称为阴间的世界更清明而我想说的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是不是应该有罪的谢罪无罪的默哀归隐书林:看潘先生的简介,吓我一跳,那么多的名号,那么多的作为,那么大的名气,但我还是想来说说他的诗。对于诗,我本来就只是一个吃瓜群众,只是图个一乐呵,所以我的说说,只是说说自己的感受,不会去闲扯自己不懂的诗艺的。过去就看过潘先生的诗,总的感觉是认真的严谨的严肃的。这次看,感觉还是如此的,但是依然还是喜欢的。认真、严谨、严肃,本来就是我们人类的好品质,诗亦同理,好诗也当具备,不能什么事都拿来戏谑或调侃。看过他的这组诗,我备选了《清明》和《写在母亲离去后的第七十五个深夜》来分享,这不是说其它的就不好,而是我个人偏好,更喜欢这两首一点。这两首诗的好,前一首是好在“理”上,后一首是好在“情”上。试看:“有罪的谢罪/无罪的默哀”,此乃理;“而我再次见到母亲的路/就只剩下一条”,此乃情。而这两首诗的说理和抒情,又都毫无隔违和生硬之感,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就是不是在空洞地说理,和高声地抒情。诗虽是用来抒怀的,但总归会有个好坏和高下之别的,而区分这个好坏和高下的最终因素,就是那个抒怀的人,即他境界的高下所决定。以我有限的阅读,我以为潘先生的诗是属于“有格”一类的,这是因为潘先生的人品和诗品。最后我们再来看一遍这两句:“有罪的谢罪无罪的默哀”读《东北三省口语诗选》笔记十三。假山丨五月牛石头是真的树也是真的流出的水也是真的几只猴子也是真的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了就成了假的归隐书林:读完这首诗后,我也在想,怎么单独都是真的东西,为什么组合在了一起,就是假的了呢?想想,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为的刻意的硬往一起捏巴的原因吧;还有可能,就是好心办了错事。诗人有时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把真的东西写成了假的,把美的东西写成了丑的东西。表面上看,原因可能是笔力或技艺的不逮,其实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审美上。我们不论做什么,都是内心的折射和外化,写诗亦然。之前看到“五月牛”这个名字,我就猜测,这个诗人是不是就是属牛的,又是出生在五月的呢,今天又看到了,那个猜测还是像个泡泡一样冒了出来,在心里。我也真是够能胡扯的了,这思想的野马都跑到山那边了,好了,带住缰绳不跑了。读《东北三省口语诗选》笔记十四。我给了乞丐什么丨小亮在西站天桥下西太华超市门口两个小女孩同时抱住了我的左腿和右腿嘴里发出咩咩声我听不懂她们的话但我知道她们是乞丐我不住的摇头意思是没有钱后来她们越抱越紧我想挣脱都挣脱不了最后我扯开胸前的衬衫给她们看那道五寸长的伤疤归隐书林:看小亮的这组诗,除了感觉第一首像是写的,像是要给人看的外,其余的我都觉得是他在喃喃自语,在说给自己或描述给自己听的。有很多这样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一个布偶、一朵花、一只小虫、或是一个想象的对象,说着他们的心里话,做着种种他们的游戏,陶醉其间。我想这个小亮的有些诗,会不会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下写出来的,比如这里的《七枚钉子》、《小亮和小马》、《拉卜楞寺》、《大风天》和《红苹果绿苹果》等,都给我这样的感觉,像是在喃喃自语。这样究竟好不好呢,肯定是好的,因为又美,又可爱,又无掩饰。诗如人,千人千面,没有相同的好诗,但有不同的好诗。回来说说这首《我给了乞丐什么》。乞丐我们都遇到过,有些也确实可怜和同情,有些也确实可恶,我们也可能都有过施舍和拒绝的经历,但是又有谁是像小亮这样去拒绝他们的:“给她们看那道/五寸长的伤疤”。这道疤,这是这首诗里的第一好。第二好就是诗题。我想这是小亮日后的思考所得。好诗人的思考,不只是他自己在思考,他也会带着读诗的人一起去思考,但又不告诉你思考的结果,在诗里也不写出来。这是小亮这首诗的第二好。顺带说一下,我在手机上打小亮这首诗时,让我知道了“咩”字的正确读音,我以前是读miān音,是错误的,正确读音是miē。这可以算是这首诗的第三好吧。读《东北三省口语诗选》笔记十五。爬山记丨邢东走了一天的山路我们都已经累坏了搭好帐篷之后我就在帆布床上睡着了醒来时看见你已经煮好了汤用我们带来的竹笋、玉米和一点点肉水就取自不远处的小溪我没说这一切有多么好但我想你一定知道归隐书林:读邢东诗的总体感觉,是不烦人,我不记得是哪次在一个诗歌公号里,一下读了他的二三十首诗,但是没有一点厌烦和不想读的情绪,反而是读完觉得意犹未尽,感觉很好。之前分享过他的《我妈》和《老夏的烟店》。在分享《老夏的烟店》后我当时写了这样两段话:“反正快过年了,自己也没有什么事要做,就躺着看看邢东的诗吧。我是喜欢他的诗的,虽然看照片,觉得他要比我小二三十岁都不止。”“他的诗像是聊天,像是说话,朴实无华。”今天在这里看他的这组诗,感觉那首《藏在风里的鳄鱼》,好像有点朦胧诗或意象诗的意思,大风里藏着鳄鱼,可能是意象,也可能是诗意,但这些都不要紧,我怎么仿佛看见诗人自己也藏在大风里,头发被风吹的乱糟糟的,还不肯出来,《乡村管风琴》真好,读完了能让你不由自主的笑出声来,一个老警察,在教堂里,用教堂的管风琴,弹了一首《东方红》,这是多么有趣又多么有寓意的画面组合。这首诗很流畅,我想邢东写它的时候,心情也一定是愉快的。《一把梯子》好像是他在用文字摆积木或砌诗,或是在用文字搭一把梯子,是首好玩的文字诗,读着也很好玩。《一艘船》我觉得的是这些诗里面最好的一首,语气平和,诗也宁静,最为精彩的是最后那两句:”我经常把手机放在/那艘船的船舷上”,给我的感觉好像是他要出航了。选《爬山记》分享,是觉得这首诗最后的拐弯拐得真好,是智慧的拐弯,诗意的拐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拐弯,把一首诗一下拐得漂亮了出彩了,又出了新意,还好像拐出来了一点含蓄的羞涩的美。读《东北三省口语诗选》笔记十六。争宠丨叶子诗诗妈妈死后早上顶着凌乱的头发来上学我帮她扎上小辫子之后每天早上都有女孩不梳头归隐书林:叶子的诗,我是第一次读,这本书里只选了她的四首小诗,都是十行左右的。看第一首《校园一角》,我倒还没有被它的好惊到,只是被它抓住了,认真的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觉得描写的细腻,刻画的也好,用词也十分精准。等我看到第二首《争宠》时,我就感觉自己被这个叶子的诗里的一种特有的东西电到了,再往后看的是《父亲节》和《差错》,依然都是一样的感觉。我当时的感觉,这种东西是温暖。当时看完叶子的诗,刚好看到了一个链接,是说“阅读”和“悦读”的,我就用读叶子的诗为例子,也写几句自己对“阅读”和“悦读”的理解、看法和认识。这段话是:“每个人的生活是自己在选择,每个人的世界是自己在选择,“阅读”或“悦读”也一样是自己在做选择。我刚在《东北三省口语诗选》上看到了一个叫叶子的乡村女教师的四首诗,诗好得让我激动的无以复加和不知所措,就给一个朋友发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