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卜楞寺 >> 拉卜楞寺新闻 >> 正文 >> 正文

德格印经院,藏文化的发祥地

来源:拉卜楞寺 时间:2023/6/4

从甘孜到西藏德格是绕不过去的交通节点,来到德格并不是因为它是进藏的必经之路而是因为这里有个来一次不够的德格印经院。

德格德格县城不是很大,从所住的宾馆到印经院步行不过十几分钟。离印经院二十多米的地方有个房间摆了张小桌子充当临时售票处(门票50元、开馆时间8:30-12:00、14:00-17:30),看起来很不正规,连售票员都说很多游客以为这个售票处是假的。抬头看到门头写的是“德格印经院游客服务中心”,里面搭着架子正在装修,所以临时在门口摆张小桌子充当售票处。

走到路口就远远地看去德格印经院如同一块方形的表盘,印经院的红墙下转经的人流川流不息就像表盘上永不停息的指针。

德格印经院全名为“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以藏书丰富、门类齐全,各教派兼容并蓄著称于世。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雪山下的宝库”之盛名。

作为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另外两个是布达拉宫印经院和拉卜楞寺印经院),这里收藏有木刻印版31余万块,其中不乏稀世孤本。

进门的时候被要求不准带相机,我们很守规矩的不敢拍照,后来看到很多人用手机在拍照也没人管,开始拿出手机偷偷拍,到最后大家都很公开地拿出手机拍照,印经院的参观过程很自由宽松,没人管你拍不拍照。

印经院并不大,为了防止火灾这里没有电灯,楼上大部分空间阴暗,用以存放沉重的经板。板架排列整齐,经板分门别类地插在板架上。

印刷是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就着天井射入的光线,印工用着古老的雕版印刷技艺,两人一组,一高一矮相对而坐,印板就放置在两个人之间的斜板上,坐在高处的人负责接纸并准确固定印板与印纸之间的拓面,并在印板上滚墨,坐在低处的人则一边递纸一边持卷布干滚筒,自上而下双手推过,迅速扬起已印的经页放置一旁,如此周而复始。推动印纸印刷经文,每一次印刷的过程都是一气呵成。

除了印经你还能在这里见到裁纸、晒经、装订等各式工作场景。看到有人拍照工人们还会很配合的抬头微笑,不像禁止拍照的样子,难道是只禁相机不禁手机?

德格是旷世英雄格萨尔王的故乡,德格是南派藏药和康巴藏戏的重要发源地,今天的德格的面积只有土司鼎盛时期的1/5,曾经的权力和财富灰飞烟灭,只有信仰的力量永恒。神圣的德格印经院更让康藏交界处的这座小城成为藏文化三大中心之一,接受着永不泯灭的朝拜。

时隔八年重访德格印经院,这个古老的印经院似乎比八年前更有生机,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与保护。

作为入藏最后一关的德格,通道的意义格外直观。德格印经院和茶马古道早已见证了数不清的朝圣信徒和旅行者继续西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