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里背阴的房间,一盆冰凉的水、木板上一坨坨彩色的酥油。
41岁的藏族高僧尕藏嘉措在滴水成冰的天气里,手指不停浸在水中,然后掐出一块块酥油,捏成各种佛像、人物、飞禽走兽以及花卉草木,栩栩如生。
资料图“孜扎”(供奉在切玛盒内的酥油花)李林摄
酥油花是以藏族日常食品酥油为主要原料,艺僧通过捏制各种人物形象和花鸟鱼虫等万物,组合成佛经故事向信众传达佛教义理。由于色彩艳丽、工艺独特、造型精美,酥油花于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中国藏区的格鲁派寺院都举行隆重的酥油花灯节。9日(正月十三),经过40多天的日夜赶工,尕藏嘉措负责的西仓寺酥油花制作完成。遵照佛教规定,在灯节之前,对于今年的酥油花灯作品形象严格保密,不对外展示。
西仓寺是“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的子寺,在甘肃碌曲境内,是草原上未被“商业化”染指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保持着最传统的宗教仪轨。
18岁出家,从观摩、打下手到如今,尕藏嘉措参与制作酥油花灯已有28年,作为西仓寺酥油花灯制作负责人已有15年。
他向记者介绍,今年的五尊酥油花灯由多斤新鲜酥油捏成,有拉卜楞寺寺主活佛嘉木样三世、米拉日巴、文殊菩萨、宗喀巴大师、妙音佛等佛像,此外还有和睦四瑞图等。“每个寺塑像取材都不一样,大多选择与该寺和周边藏区发展相关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和故事”。
“浸水需手指降温,不然酥油极易融化,影响油塑造型”。尕藏嘉措不喜外人打扰,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些红肿的手有时藏在僧袍里、偶尔双手互搓活络筋骨。
二十多年前,尕藏嘉措和僧友准备一年一度的酥油花灯节大概需要五个月,如今只需两个月便可完工。“他也是这里有名的唐卡画师,对造像度量、颜色比例拿捏非常准”。西仓寺寺管会主任加华嘉木措说。
资料图酥油花制作。李林摄
文/南如卓玛
来源:甘肃小新、中新网
今日小编:李桢
审核:后晶晶
掌南∣知甘南懂甘南爱甘南甘南人的草根自媒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