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卜楞寺 >> 拉卜楞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天堂镇甘肃青海交界处的藏传佛教秘地,大

来源:拉卜楞寺 时间:2023/1/12

在甘肃省交界青海最东北的地带,有一个名字很是特别的小地方:天堂镇。它属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人文景观较丰富、藏地风貌显著。海拔两三千米的这里,山川颇秀丽,气候宜人,是两省交界地的“小江南”。

夏老毕来到了此地,此段旅行是由甘肃张掖开车到青海游赏祁连县卓尔山绝色旅途:牦牛、羊群、天鹰的协奏曲!绿原、红河、峡谷的卷轴画、门源县祁连山脉下的百里油菜花,然后回程过天堂镇至甘肃兰州。

自青海门源自驾归往东部、南部各省份,常规路线是向南走国道,翻越达坂山、穿行海拔米的世界第二高海拔隧道达坂山隧道,至青海大通县再行高速公路途经西宁至兰州,以兰州为通衢枢纽,分散归往各地。

一是年7月,老毕已走过此线,本次想寻一新鲜;二是此线沿途风光相对一般,且达坂山隧道出口向南是悬崖路,甚是高险,建议今后的自驾朋友们,如有恐高请避开。

去往天堂寺沿途

此行老毕设计的路线为门源县向东,继续深入祁连山东端腹地,过青甘二省界河的大通河桥进入甘肃地片的天堂镇,再走县道至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城,自县城去兰州,就是一路高速了。

此东向线路与常规南向路线相比,沿途风光更好一些,满足了我们的部分想象;省界处路况超出想象的良好,旅行车辆少见,时时独行清幽,很是惬意;异于前几日之草原山地景貌,有了内地山区的秀郁葱茏,大通河水一路跟随我们的车轮宛转清凉,甚好!

海拔两三千米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镇,境内人文景观较丰富、藏地风貌显著,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是两省交界地的“小江南”。

天祝县有十四座藏传佛教寺院,影响力最大的是天堂寺。这座比于清康熙时期始建的著名拉卜楞寺(王宝强成名作《天下无贼》的主场景地)还早八百多年的寺院,占地多亩,素有“天堂八百僧”的说法,极盛时有余僧人在此修行。

其四周山峰环拥、林木葱郁,金瓦红墙掩映在苍翠中,清澈的大通河于其南缓阔流过。寺周常有薄雾轻烟笼绕,其山光水色清静幽雅,好似人间天堂,确为出家修行、避暑度假佳地。

天堂寺藏语称“却典堂扎西达吉琅”,汉语意为宝塔滩吉祥兴旺洲,其前身是唐宪宗时所建的藏族苯教寺院。公元年,西藏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噶举第四世黑帽系活佛噶玛若贝多吉进京路过此地,接受当地信众请求,为降伏大通河中的“毒龙”,在扎西滩大建镇龙塔座,遂得名“却典堂”,汉意为宝塔滩。明、清时音译为“朝天堂”(藏语却典堂之转音),后称“天堂寺”,沿用至今。

公元年,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进京路过此地,为天堂寺赐名“扎西达吉琅”。年9月17日,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莅临该寺。第二年春天,就在当世大师讲经说法的地方,神奇地长出一棵菩提树,更随后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

寺内千佛殿高33米,内中供奉23米高的宗喀巴大师木雕坐像。其巨大为全国之最,吸引着众多的信教者和观光者来这里朝拜游览。

此线全程约公里、自驾时间6小时,中途最有价值的游览地当为天堂镇天堂寺。西北地区落日晚,下午抵达兰州后天色尚可,感受一下大西北的大都会吧,看看已多年的“天下黄河第一桥”、兰州黄河铁桥,晚上于著名的正宁路商圈附近住下来,就近逛逛老兰州……最地道的“马子禄牛肉面”、“老马家牛奶鸡蛋醪糟”等等等等,等着老毕呐!

限于篇幅,在此无法一一详述旅途线路等细节,感兴趣的朋友们请留言提问,老毕定将尽力逐一答复。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