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卜楞寺 >> 拉卜楞寺优势 >> 正文 >> 正文

黄菁到今天,我才感觉到画画其实是呈现事物

来源:拉卜楞寺 时间:2022/7/16

来源写生啦

画画这件事,一开始是把它当学问来做,要学很多东西,要掌握很多技能和窍门。后来又知道是要表达思想,表现人的意图和对于美的事物的赞美。到今天,我才又感觉到其实是呈现事物的灵性和人的灵性。

———黄菁

黄菁

HUANGJING

广东汕头人,出生于广西柳州,年考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年毕业留校任教。-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届研修班学习,回校后一直从事油画教学工作至今。现任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漓江画派促进会理事。

风景写生

风景写生

风景写生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作品精选

夏日

油彩丙烯75×80cm

自述

一直想画出自己心里面的理想画面。不断地寻找和琢磨,多少次,好像是能捕捉到想要的东西了,好像是已经明确了那是什么了,靠近了……。可就是差那么少许的距离,就那么一点点,还是没能达到自己的要求。也许正是这样的状态,这种将要到手又失去的引力,不断的吸引着一个画家去再做下一次的探索。若隐若现,若即若离,感觉自己在不断地靠近那理想的目标。总是觉得还不够好,要是这样可能会更好,或者是那样也许会是另一个更优的结果。我想这就是魔力,绘画的魔力。画家就像着了魔一样的不断地试验,不断地在不同的制作经历中去寻找和印证自己的心里的那个目标。想办法尽可能的靠近她,这次不能达到就下一幅再争取,这就是我的工作状态。

大河背村的山

油彩丙烯70×80cm

有时候也会歇下来,放松下来。或者会糊涂乱抹一通,不去想结果,不去想那心里的目标。不经意的会蹦出些好看的效果,好像是更接近自己意图的画面会不期而遇的出现。有些想法玩着玩着就实现了。

兴坪螺狮山

油彩丙烯70×80cm

有些时候,完成了的画,自己很满意的画,放着放着就看不顺眼了。可是画面里还有值得保留的好东西,舍不得,怕弄不回来了,那个纠结、犹豫,顶在那,难受!终于下了狠手!涂了、盖了,又再重来。往往在这样的混乱之中就生出了主意,柳暗花明,有如神助般的转败为胜,那效果出奇的好。所以,好作品的出现是要破字当头,不破不立。不能原谅平庸,不能可惜那些已有的亮点,破了再立,还会出更好的结果。所以说,好作品是熬出来的。当然,有时候也会是玩儿出来的。

远眺兴坪渡口

油彩丙烯70×80cm

大河背村景色

油彩丙烯70×80cm

兴坪的山

油彩丙烯70×80cm

通往大河背村的小路

油彩丙烯70×80cm

山下的房子

油彩丙烯80×60cm

雨雾兴坪山

油彩丙烯80×60cm

古樟细雨

油彩丙烯80×60cm

入秋

油彩丙烯80×60cm

侗寨夜曲

油彩丙烯80×60cm

芦笙伴舞

油彩丙烯80×60cm

月下笙歌

油彩丙烯80×60cm

鼓楼之夜

油彩丙烯80×60cm

侗寨之晨

油彩丙烯80×60cm

江绕侗寨

油彩丙烯80×60cm

拉卜楞寺的斜阳

油彩丙烯80×60cm

朝圣

油彩丙烯80×60cm

拉卜楞的红墙

油彩丙烯80×60cm

巩义石窟寺之一

油彩丙烯80×60cm

巩义石窟寺之二

油彩丙烯80×60cm

巩义石窟寺之三

油彩丙烯80×60cm

巩义石窟寺之四

油彩丙烯80×60cm

巩义石窟寺之五

油彩丙烯80×60cm

巩义石窟寺之六

油彩丙烯80×60cm

巩义石窟寺之七

油彩丙烯80×60cm

巩义石窟寺之八

油彩丙烯80×60cm

巩义石窟寺之九

油彩丙烯80×60cm

山海间

油彩丙烯80×60cm

玩物

油彩丙烯80×60cm

暮色鼓楼

油彩丙烯80×60cm

程阳晚秋

油彩丙烯80×60cm

鼓楼内景

油彩丙烯70×60cm

收割之后

油彩丙烯70×60cm

侗寨晨曦

油彩丙烯80×60cm

平安寨

油彩丙烯50×40cm

金色季节

油彩丙烯70×60cm

马安寨

油彩丙烯80×60cm

新房初建

油彩丙烯80×60cm

诸暨老宅

油彩丙烯80×60cm

侗寨民宿

油彩丙烯70×60cm

侗寨渡口

油彩丙烯80×60cm

舟横遇龙河边

油彩丙烯80×60cm

孤舟亭影

油彩丙烯80×60cm

明仕烟雨

油彩丙烯80×70cm

花溪公园

油彩丙烯80×60cm

遇龙河烟雨

油彩丙烯80×60cm

名仕山景

油彩丙烯60×60cm

竹映良田

油彩丙烯80×60cm

初春遇龙河

油彩丙烯80×70cm

月亮山远眺

油彩丙烯80×70cm

大河背的晴天

油彩丙烯80×60cm

上甘溏的文昌阁

油彩丙烯80×70cm

古戏台

油彩丙烯80×70cm

边城

油彩丙烯×80cm

白族庭院

油彩丙烯80×60cm

维堡黄昏

油彩丙烯80×60cm

韶山民居

油彩丙烯80×60cm

云南民宿

油彩丙烯80×60cm

名仕甲桂林

油彩丙烯70×70cm

海边泳池

油彩丙烯80×70cm

晨曦竹影

油彩丙烯80×60cm

海口的渔港

油彩丙烯80×60cm

退潮

油彩丙烯80×65cm

企沙渔港

油彩丙烯80×70cm

洞庭湖边大榕树

油彩丙烯80×70cm

合浦东坡庙旁的小池塘

油彩丙烯80×70cm

夜漓江

油彩丙烯80×70cm

花仙子之十三

油彩丙烯60×60cm

花仙子之十四

油彩丙烯80×70cm

花仙子之十五

油彩丙烯60×60cm

花仙子之二十

油彩丙烯70×55cm

花仙子之十九

油彩丙烯80×80cm

花仙子之二十一

油彩丙烯50×60cm

无意闻荷声

油彩丙烯50×60cm

花仙子之八

油彩丙烯×cm

天上之境

油彩丙烯×cm

花非花

油彩丙烯×cm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