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来自末末及同行闺蜜
瑾璇寺庙后面是片开阔的草场,喇嘛们三三两两席地而坐,醒目的红色僧服把他们和休闲的当地人区分开来,也维持着寺庙的庄严感,五六个藏族孩子在旁边踢球。一条小溪穿过草场奔流而下,推动转经筒发出响亮的淙淙声。溪上架着独木桥,孩子们一看见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下不来了,在上面走来走去,还要趴下去触摸闪耀着冰雪光泽的粉绿的水。这水一定是刚从源头流出来的,没有沾染尘埃,没有被太阳烘烤,冰清玉洁,凉得透骨。我们溯溪而上。经过一个不起眼的入口,溪水横流,浸没了整个峡谷。人只能踩着跃出水面的石头小心翼翼往里探。峡谷两侧石壁耸立,遮蔽了太阳。石壁的底部坑坑洼洼,呈现出青灰色的粗砺的质地,一丈多高的地方湿乎乎的,附着着厚厚的青苔,向上又是灌木丛生了。往深处去,石壁渐渐后退,峡谷开阔起来,原本荫蔽的谷底有半边亮起来了。单一的水路也被堆叠的石头、杂乱的花草分出不同的行径,可以翻越石头,也可以趟水。行路多变,心情轻松,脚下轻快。突然,石壁消失了,碎裂成大大小小灰白的山峰,远远近近堆在四周。眼前出现了一个大草场,从最高的山坡一泄而下,铺卷到溪边。厚实的牧草在高原明亮的阳光下一片金黄。喜悦从心底喷薄而出。像不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队人骑马从草场出来,逆光下面目朦胧,仿若世外之人。我呆呆地看他们从视线里消失。“要不要骑马?”一个藏族小伙子跑过来问我。“里面有什么地方能去?”我问。“还有一个草场,比这个更漂亮,路上也漂亮得很。”说完,他转过身去逗旁边刚刚下马的俄罗斯男孩。我环视四周,看到几座白毡房和若干高高垒起的玛尼堆。一群马凑在一起吃草,偶尔甩动尾巴驱赶蚊蝇,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太阳照亮了整个山谷,灰白的石头倒像是草地里开出的花。有人骑马打里面出来,我问他,“下个草场跟这个有什么区别?”“怎么说呢,反正不一样的。”“走,那就骑马进去吧!”几个藏族女人策马而来,带我们朝开满黄花的草地走。黄花尽头,石壁山峰又归拢过来,拐了个弯继续随着溪水向远处、高处延伸。骑在马背上的感觉不一样了。自己走路,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脚下,又怕落水,又怕踩着马粪,人是紧张的,无暇它顾。现在只需手扶马鞍,悠哉悠哉地仰视俯视环视。溪水淙淙,风声猎猎,心生一种安静的力量,完全沉浸到眼下的景致中。嘴里不由得啧啧称赞,“这地方可真美啊!实在太美了!”牵马的女人笑着朝我点点头,棕红的脸庞挤出了细细密密的皱纹。我分辨不出她的年纪,但看体态不再年轻了,又还没有进入老年。我也不再年轻了,所以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她,只是笑。我问她一天可以拉几次客人?“三四次。”她说。我默默算了一下,能挣七八百块钱。我又问了她几个关于峡谷的问题,她茫然地看着我不说话。唉,她有限的汉语,我仅会的一句“扎西德勒”,又一次把我排斥在现实之外,我只能从背后看她,像欣赏风景一样。这样也好,保持着彼此之间的神秘感,体现在行动上,就是敬畏和最基本的尊重。如果少数民族人人都能说流利的汉语,同游客对答如流,这个世界真的到哪儿都一样了,因为文化大同而彻底失去吸引力。得益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根深蒂固的信仰,藏区本色不改,还是那个时时处处给外来者以视觉和精神震撼的藏区。马几乎可以走直线,一会儿踩进溪水,噗通噗通溅起水花,我双脚挂着马蹬抬得高高的,免得被溅湿。一会儿又钻进灌木丛,得低下头趴在马背上,才不会被树枝挂到。但有时还是不可避免会被旁边的树枝刮到,尖尖的刺划过牛仔裤,皮肤有种轻微的灼热感。骑马变得有趣了。藏族女人穿着高筒雨靴,腰间围着雨布,自在行于水中,手脚利索地捡起路上的石头抛到远处,拨开挡在路当中的荆棘为马开道。马队后面跟着两匹小马,没有上鞍。她说,那是这匹马的孙子,旁边那匹是她的孩子,他们是一家子。两匹小马的体型像十四五岁的少年,尚未发育完全,也不曾为生活所累,修长健美,毛色发亮,调皮地跑前跑后。峡谷每拐一个弯,就像展开一幅惊喜的画卷,最后停在一帧静谧又充满想象力的山坡上。我们跳下马,慢镜头往眼睛里、相机里收藏。马儿低头吃草饮水,鬃毛在风里摆动,威风又温驯。牵马的女人们并排躺倒在草地上,四肢舒展,用她们神秘的语言大声说话,大声笑。太阳在一点点下沉,峡谷里的风阴冷起来。继续往前能到溪水的源头,我们决定返程了。这时,成群的牦牛和山羊也在牧人的吆喝声中从看不见的地方窜出来,顺着山坡往下跑。下坡路,身体后仰,跟着马蹄的节奏摆动,人马轻快。出得峡谷,才发现入口处有一个石洞,洞外扎着成捆的经幡,桑烟缭绕。洞口扁平,开口极低,俯身爬进去是一个拱形的大厅,最高处有五六米,四壁湿答答的滴着水。侧面有根石柱,形态似一位青春美貌的少女,当地人给她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华尔旦纳摩”,就是仙女的意思。原来此纳摩大峡谷中“纳摩”即“仙女”之意。落日的余晖照在入口的草坪上,喇嘛们还在,大概率已经换过一批了,他们和不断流淌的溪水一样,在我眼里就是美,就是永恒,大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人的观感。或许,只要远离自己生活的漩涡,他处即是桃花源。末末说:“甘南”--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简称,隶属于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海拔三千米左右,大部分人不会有明显高反。这个夏天,三个妈妈带着三个娃,游历了这片自然风光多变、民族风情浓郁、清凉中带着寒意的土地。上面分享的“纳摩大峡谷”位于郎木寺镇,非打卡景点,因行路多变,景观富于层次,个人全身心参与,感受度极高。其它所行之处,譬如草原,鲜花盛放。譬如山区,云雾缥缈。加上高原特有的流云压顶,不负“九色甘南”美称。图片分享拉卜楞寺
桑科草原
扎尕那
迭部
若尔盖草原和花湖
黄河第一湾
云雾缭绕扎尕那
黄河边投喂土拨鼠
当当网,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