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卜楞寺 >> 拉卜楞寺资源 >> 正文 >> 正文

尚登英系列行走散文之三丨拉卜楞,一部厚重

来源:拉卜楞寺 时间:2022/8/13
南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191006/7511920.html

那一年我远道而来,走过了惊涛如雷的刘家峡,跨过了九曲十八弯的大夏河,满心虔诚,亦步亦趋地来到拉卜楞,只为满足那份信仰牵扯起的渴望。

一路行来,蜿蜒曲折的道路两边都是山峰,逼仄狭险的道路虽然也避开了一些险峰峡谷,但多山多沟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这里不会有宽敞通达的高速路。

似乎走了很长的山路,车外闪过很多伊斯兰风格建筑的村寨。几乎每一个村寨中都有一两座带着星月标识的清真寺尖顶露出来,像极了西方童话中国王宫殿的尖屋顶,不过是没有那样金碧辉煌。那些外围墙用亮白的石头和砖头砌成的建筑绝大多数是二层三层的民居,门窗刷上了明亮干净的明黄色和蓝绿色,凸显着生活的富足与宁静。看看那些有着明显民族特征的建筑和清真寺,我就知道回族之乡夏河快到了。

午后三点多到了夏河县城。下车随便看了看沿街的风景,拍了几张照片。找了一家回民饭馆,吃了些简单的炒菜米饭,活动一阵,就走向心中至高至美的拉卜楞寺。

一条长长的回廊底下,许多硕大的转经筒在一排排木桩上绵延向前。身着藏族服饰的人们走向朝佛的殿堂,用右手向前转动着转经筒铁质或者木质的把,铜质的筒体上凸起的藏文随着筒子飞快地向前旋转,据说那样也就等于口诵了真言。越过涂了黄色、红色、白色涂料的土墙,一座座飞檐华壁的庙宇出现在面前,精雕细刻的木质廊檐色彩艳丽而结构复杂。

沿着一条凹凸不平的土路走进寺院白色红色黄色的厚实的院墙,一座座金碧辉煌的佛堂里面塑满了庄严肃穆的佛像,剃着光头、穿着绛红色的僧衣的年轻喇嘛给游客们讲解着关于拉卜楞寺的故事和藏传佛教的一些典故,有喇嘛提前告知大家进了佛堂就不能照相,我便也乖乖地收起了相机,侧耳聆听这个相貌英俊、气质不凡的年轻喇嘛的讲解。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全寺共有六大经堂,最大的是闻思学院经堂,又称大经堂,为全寺中枢,可容纳名僧人诵经。大经堂是全寺最宏伟的建筑,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前院是本院学僧辩经及考取学位的场所。前殿楼顶脊有宝瓶、法轮等饰物,楼上供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之像,楼上楼下设有活佛和僧官们举办法会时的座席。大经堂正殿内悬乾隆皇帝御赐“慧觉寺”匾额,内设嘉木样和总法台的座位及僧人诵经坐垫,供有释迦牟尼、宗喀巴、二胜六庄严、历世嘉木样塑像,周围悬挂着精美的刺绣佛像及幢幡宝盖等,显得十分华丽。

墙体格外厚重、殿堂格外高大的佛殿里,最为高大俊伟的释迦牟尼佛像身上披挂着金黄色的僧衣和镶着金丝的红色袈裟和各色哈达,脚下敬献着瑰丽的鲜花和新鲜的供果,边上站着他的贴身弟子阿南和迦叶,周边围绕着众多弟子。主佛殿里满是精美绝伦的壁画和绣工精妙的唐卡,高大的佛殿墙壁上还有很多格子,放满了黄布包裹的数以万计的经书,真让人叹为观止,由不得心生敬仰。主佛殿周围还有很多佛堂,照样是形色各异的塑像和壁画。

后殿正中,供奉着弥勒佛镏金铜像,后殿左侧供奉着历世嘉木样大师的舍利灵塔,及蒙古河南亲王夫妇和其他活佛的14座舍利灵塔,右侧为本寺护法神殿。10年动乱中,拉卜楞寺的建筑、文物等遭受极大破坏。年,拉卜楞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拉卜楞寺成立了甘肃省佛学院,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是整个藏南地区的政教中心。

另一间大殿里面塑满了一座座做工精美、色彩瑰丽的大型雕饰,看去让人眼花缭乱、心花怒放,原来那就是传说中来自天堂的酥油花!每一座酥油花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描绘一种景致。有宗教人物,有各色天上有人间无的美艳花卉,有佛祖菩萨乘骑的各种神怪动物……导游僧告诉我们,酥油花是拉卜楞寺的一大绝技,其做工的精美和数量的庞大在全国仅次于布达拉宫,排名第二。这里也是本寺唯一允许拍照的地方,终于有了机会自由摄取那些精美的“鲜花”“神佛”,于是大家的摄像机鳞次栉比地举起,噼里啪啦的快门好一通响,灯光暗淡的展览室各个角落一瞬间被照得亮如白昼。

听导游的僧人说,这些精美绝伦的酥油花都由本寺的艺僧自行捏塑。他们从每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开始捏制,从藏历年来临时开始陈列展览到第二年十月。到了十月底,就要全部推倒化掉重捏。所以每一年、每一座酥油花的形态姿色都各不相同。为了防止捏好的酥油花融化变形,艺僧们先将酥油在零下几度的冰水里浸泡好几天,然后在不生火的房间里捏塑,还要不时把手浸到冰水里降温,这样才能保证捏出来的酥油花在低温下保持很长时间不变形。捏这样一尊酥油花小的需要一星期,大的需要几个月。僧人们长期在低温冰冷的房间和寒冷彻骨的水里劳作,大多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但是为了把这精美的手艺传承下去,他们也顾不得自己的健康受损……

听到这里,观者不胜唏嘘:对佛家弟子为了神圣的佛教得以传承和绝妙技艺得以流传而做的牺牲深感钦佩。听导游说这些酥油花再过几天就要融化掉作为底子重新雕塑时,大家举着照相机又是一通狂拍,每个人都想留住“此物只应天上有”的绝美惊艳。

佛殿后面的一处峭壁上,有很多塑在山体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佛像。或卧或躺在山峦间,个个肃穆庄严,令人望而生畏,不敢高语低哗。也令自幼生活在笃信佛教的藏乡的我由不得双掌合十,跪下来顶礼膜拜,久久不愿起来。

看过了酥油花,拜完了各尊佛,我一步一回头地离开拉不楞寺院那高大幽深的佛殿、告别那厚重的土墙,收回恋恋不舍的目光和深思,坐车赶往离临夏几十公里的另一个景点——松鸣岩,开始了另一场赏心悦目的灵魂之旅。

但是,拉卜楞,这部厚重的经书,从此沉沉地压在我的心头,虽然让我读不懂,但也放不下……

年4月6日初稿,年11月27日改

作者简介:

尚登英,女,藏族,笔名霓裳羽衣,甘肃省武威市作协会员,武威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爱旅游、喜摄影,好读书写字,曾在国内各刊物发表散文、诗歌、游记多篇,现出版诗歌散文集《走在梦与现实的边缘》和游记散文集《一路风雨驿路情》两本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