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布行记
谈俊昌/甘肃舟曲
接到朋友电话,说:“今天是周未,有空吗?到附近哪个沟里转转”。我说,好啊,今天正好有空。
三年疫情,把人们蜷缩在原地,时间一久,对每个人来说都很压抑。在疫情放开后的刹那间,人们像疯了似的,纷纷走出家门,或随团或拼车,向仰慕己久的旅游目的地奔袭。五一后,就连扎尕那的几百家民宿都天天爆棚,代巴的帐篷城更是客满。从网上看,有人不惜车马劳顿只为去山东淄博吃一回有故事的烧烤;有人千里迢迢山一程水一程只为来古都西安体验曾经厚重的大唐文化;有人唱着《可能》非要去云南大理见证爱情的誓言激荡;有人想把疫情三年耽误的行程全部追回打卡网红盛地;而我的朋友们,有的去了新彊,有的去了东北,更有的去了广西;我因种种原因,不能随行,则选择近处,也算叫旅行吧!
我们今天去的目的地就是黑峪沟,这是我们在半路临时决定的。黑峪沟,对朋友来说是常客,对我而言来这里却是头一回。从新区出发,沿国道驱车十来分钟后,便到了黑峪沟口。进得沟,一路上真的是两岸崇山峻岭,山上绿树葱葱,山下庄稼翠蔓,满沟的养殖基地、种植基地,展现了乡村振兴的无限活力。因为不是周日,所以路上车辆稀少。进沟的路较陡也很窄,一段路还是从崖上凿就的,行在上面总有一种畏惧感,如是前方遇到车辆,真不知道怎么错车。还好,我们的罗师傳驾驶技术高超,心里满的自信,如是我等驾驶,就有些畏难了。心里真是佩服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天堑变通途啊!
走了十几分钟的山路眼前豁然开朗,整个黑峪沟展现在我们面前。沟很宽敞,被四山围住,像一个刷了绿漆的巨大的盆底,若不是当年开采金矿露出的那些岩白,沟里几乎被整个绿毯所覆盖;到了景区门口,一抬头那金色的牌匾上“黑峪沟景区”五个大字便赫然跃入眼帘。远看,山巅云雾缭绕,山下森林墨绿,四个不大的村庄显得那么安祥逸静。村庄周围,农田平畴,禾苗青翠欲滴,在微风中摇曳。我想,黑峪沟,岂不是与墨色的森林有关?抑或是这里有黑色的金矿?
果不其然,沟门牌匾上关于黑峪沟的介绍文字里就有这样的描述:黑峪沟,东与坪定九塬相连,西与巴藏后北山相接,北与宕昌官娥沟、娥嫚沟毗邻,周围山势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生态植被良好,矿产资源丰富,这里是舟曲最古老的苯教文化和土司文化发祥地……
进了景区,经过三个村庄,向西再乘车约摸二十几分钟便到了一座大山的脚下。前方已经没有路,几头牛在路边悠闲的啃吃着草,几辆小车停靠在路边,估计是打蕨菜的人们。“深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又见到三两个护林人穿着迷彩服扎着绑腿柱着拐棍向我们走来,看到我们抽烟,告诫我们,“到了林区,注意用火”。还提醒我们,如果烧烤,请远离林子操作。我一笑,没有那么危险吧?其实,我也在林业战线工作多年,对防火的重要性岂能等闲视之。此刻,我深深地被这几个护林员同志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以场定居,以场为家,终年巡山,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总书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回来时经过赛尔布的一个小村庄,看见一个寺院,朋友说,这就是黑峪寺,是舟曲境内最古老的寺院。进得寺院,我浮光掠影般看了一遍,但见,画像林立,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慈眉善目,有的高冷威武,有的手执宝器,有的双手合十,有的俯视众生。总之,这一尊尊雕塑或者画像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虽然他比不上拉卜楞寺和郎木寺那般宏大,但是亦有着芸芸众生的朴素与善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们对佛教信仰的忠贞与虔诚。走出大门,不禁肃然起敬,浮想联翩。
在赛尔布,我们一路看,一路拍照,竟有些恋恋不舍,我说不清是什么让我内心有种再去黑峪沟看看的冲动,也许这就是历史文化和山水生态文化力量的驱动。如果有可能,还想约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徒步穿越四林场二工段,翻越白尖子山,回到坪定故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