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尕海湖出来后就原路返回,继续走G国道,一会儿进入了四川界,一会儿又来到了甘肃。看地图才知道这里是甘肃和四川的交界处,公路弯弯曲曲,我们也就在两省之间游走。
至下午4点多,我们到达郎木寺镇。“郎木寺”作为一个地域名称,它包括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郎木寺镇和四川省若尔盖县红星乡下辖的郎木寺村。这是一个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的跨省小镇,街道两边的商铺店招用藏汉两种文字书写。
郎木寺镇的大街镇上一条主要大街的路面既不是柏油路或水泥路,也不是砂石路或泥土路,而是由一块块大石头铺就的石板路。这些大石板的表面高高低低凹凸不平,走路得防止绊倒,开车得忍受颠颠簸簸。不过从视觉上看,石板路的整体形状和颜色还是很有艺术感的。
团友们登上宾馆后院的小山包我们住宿在一家藏民开设的郎木寺宾馆,由于事先电话询问过,店主就不让我们再去找其他旅店。这虽然有些强求,宾馆的环境和设施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从宾馆的后院可以爬上一座小山包。
夕照郎木寺站在山头上放眼四周,规模不太大的镇区都在眼底下,几条街道既不热闹也不冷清。夕照下的郎木寺建筑群金光闪闪,看上去富丽堂皇。镇区一侧的整个山坡都是土质的,山顶上却齐刷刷长出十多块巨石,很像一排整齐的巨大牙齿。
整齐的“牙齿”又看到天空里一片奇异的云彩,就像一块飞翔中的魔毯,又像一只会飞的海龟。可惜好景不长,一会儿就有大片的乌云遮住了太阳,大家拿着相机站在山头,等待着乌云散去,却未能如愿。
飞翔中的魔毯“郎木寺”在作为一个地域名称的同时,也是四川格鲁派寺庙“达仓郎木格尔底寺”的简称。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溪北是甘肃的藏传佛教“赛赤寺”。南岸是四川的达仓郎木寺,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峡谷以及肉身佛舍利都在四川郎木寺这边,中间则夹着回族的清真寺。一条小溪融合了藏、回两个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和平共存,小溪两边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各自对信仰的执著。
布幔低围的郎木寺大殿10月17日是西北游的第20天,清晨我们在蒙蒙细雨中参观了郎木寺。布幔低围的郎木寺殿堂与拉卜楞寺风格相似,整座寺院散落在一面山坡上,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虽然是雨天,郎木寺主殿的屋顶仍然显得金光闪闪,辉煌壮观。但由于身在寺庙之中,便没有昨天在宾馆山坡上看到的恢宏华丽之整体感觉。
信众绕行佛殿寺院的各个殿堂和大白塔周围,很多信众在进香礼佛。他们或绕行佛殿,或跪拜佛像,阴冷的天气和绵绵的细雨更加衬托出他们的虔诚和坚毅。
郎木寺佛塔寺院的一侧,一条山路蜿蜒通往高坡,那里有这一带知名的天葬台。今天本已有天葬安排,因为下雨而临时取消。如果仍然进行的话,我恐怕没有胆量去现场观看。
今天我们要从郎木寺经过唐克镇到川主寺去,虽然地图测距仅公里,但道路不太好走,加上天气突变,故用于路途的时间将会很长。于是我们抓紧时间离开了郎木寺,走上了一条难忘的风雪阿坝路。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