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甘南夏河拉卜楞寺,不禁将我的记忆回放到11年的那个秋天,还记得彼时也是这样的季节:天是湛蓝的,偶尔有几片云朵从上面飘过,风已经起了,却不甚冷冽;那时的拉卜楞寺,就这么静静地伫立在夏河县城郊、凤岭山脚下,像极了红尘俗世外遗世独立的秘境一般,对于那时旅行小菜鸟的充满了好奇和诱惑。
拉卜楞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0.5公里处。本名噶丹夏珠卜达吉益苏奇贝琅,简称扎西奇寺,是我国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最开始创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到康熙五十三年()建立“拉章”(即嘉木样佛宫),“拉章”音变为“拉卜楞”,其意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
拉卜楞寺的建筑非常有特色,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还未进入寺内,庄严肃穆的气息就扑面而来,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今年的秋天也是一样的季节,又一次想起她,有幸的是心有所念即刻能化为行动。从广州搭乘早班机飞至兰州,稍事休息一晚,第二日一早直接从酒店自驾车出发,首站就直达夏河拉卜楞寺,手把着方向盘,路上的景色随着前进的车轮从眼前飞驰而过,心已经快过车轮奔向了那心心念念的地方。
一路奔驰了近四个小时时间,终于抵达拉卜楞寺。与11年前的秋天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相比,这里从感官上已完全变了样,街道变得宽敞了,围绕在寺庙边上的农田几乎全部都不见了,寺庙的大门已经紧闭;一眼望去,街上的游客比喇嘛多了,或许蜂蛹而至游客太多,喇嘛及村民们看起来已不愿被干扰。不变的似乎这里依然是佛学院,晒经台也还在那里。
拉卜楞寺内有全世界罕见、最大的转经筒长廊,据统计有多个转经筒,长度有3公里;转经筒的大小并不统一,有的转经筒高度高达成人身高;而转遍每一个转经筒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对于身旁一个个虔诚的转动转经筒的信徒,我的心是无崇敬的,或许此刻的他(她)们才是拉卜楞寺内洗去繁华、最至真至美的画面。
拉卜楞寺里四通八达,一个一个经堂都单独成院,时间凑巧的话,能赶上真在进行的法事观摩,那种从心而至的感觉真的是无法言喻的,那是一种只有站在那里才能体会到的醍醐灌顶的感受。
作为摄影爱好者的我,自然是找寻这里的地标、制高点贡唐宝塔,单独购票后登上塔顶俯瞰全寺。跟随镜头去定格阳光下的拉卜楞寺,那闪闪金顶下背光处的建筑,温暖而静谧,不知不觉中让人心神坚定,或许这就是信仰的神奇之处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