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手艺故事
导语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或者初五是世界藏学府安多拉卜楞寺时间最长的五天或六天的一年一度“香浪”节。跟随着拉卜楞寺的香浪,甘南、青海、四川、等地的许多寺院和部落都会过这个节。甘南藏族自治州已经施行全州五天香浪节假期。那影响如此巨大的香浪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香浪的本意及由来
毫无疑问,“香浪”为藏语。具有化缘意。
过去的拉卜楞寺香浪意义多种,比如趁香浪的时间出寺寻食物及燃料、到野外扎营享受风景等。当今香浪为放假休闲的节日。也有不少出家师傅出去朝拜、旅行等等。
每年香浪节,拉卜楞寺会统一扎营过香浪节外,唯独医学院会去四川、青海甘肃等地野外扎营,去山上采药顺便给新学生上采药、识别药草等相关课。这过程非常严格。其余的四所学院和团体每年都会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扎各自的营过香浪节。当然就算在香浪节,每个僧团每天都举行短时间的念诵法会。
拉卜楞寺六个学院每所学院每年每个月的学习课程和供奉诵修的内容都不同。按照章程,一年天都有年年传代下来的历史性法会。
一年内众多法期中天数较多的月上下半有一天半的香浪。然而,香浪相当于假期。香浪节结束后开始为期45天的夏安居。
香浪节与藏族传统帐篷手艺
对于藏族来说,帐篷是一种离不开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对帐篷的种类多,要求很高。无论什么地方,香浪节更不能没有帐篷。
出现在香浪节的这种多帐篷从何而来?下面来说说帐篷的事。
藏族的众多手艺当中,帐篷制作是其中一种独特的工艺,不仅制作,从形状和花纹都具有许多含义和代表。还有蒙古包改造的藏式帐篷。
夏河拉卜楞甘加人罗藏家是继承藏族传统手工帐篷的工艺家庭。多年以来做过无数个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帐篷。
这种漂亮大气的藏式帐篷,区别于草原上牧民游牧用的帐篷。一般用作节日娱乐活动、商务活动、大型法事活动的接待。在制作工艺、功能要求上,更复杂、费时更长、造价也相应的更高。2个人,2个月里,从设计、画图、剪裁、缝制甚至用牦牛毛手工搓成绳子…….一针一线前前后后50多道工序。
不同的花纹代表着藏传佛教里不同的象征,如辟邪、防天灾地灾、保卫、权位、威望、福祉、运气、最终解脱,等等。帐篷的手艺还可以做窗帘、遮阳鹏等许多民族特色用品。
原创图文感恩分享
我是雷锋→_→如有好奇好玩的朋友也想体验传统藏式民居的生活,推荐你前往罗藏家住上几天,他们一家人的淳朴简单会让你的旅行更安适妥帖。
罗藏大哥。
——善觉爱心甘南友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