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4日上午8时,我用完早餐,又来到了那个高大的经幡旗杆处,继续早晨的行程。
为了更好地拍到拉卜楞寺全境,我在“贡唐宝塔”的位置,左拐选择从一道水泥桥上渡过夏河,然后准备到拉卜楞寺对面的西莫日山上去。
就在我刚刚走过夏河上的那道水泥桥时,却看到了桥头的空地上坐有众多喇嘛,他们穿着绛红色的僧衣、席地而坐在冰冷地面、整齐地排列为一个方阵,估计是要做法会。
这里有许多藏民也在围观,不过,看他们认真的表情里充满虔诚。
在对面,还有不少和我一样的游客,他们“长枪短炮”地在拍照。
排在僧阵最后的一排喇嘛,手里举着四顶幡幢和一顶黄罗伞。
在众僧阵前面放一张供桌,供桌上有几样供物和一尊菩萨塑像,菩萨塑像头戴是像唐三藏那样的僧侣八角帽,和一件披肩,在供桌右侧,静坐一位小喇嘛。
在一阵诵经后,佛音升起,众僧起身送菩萨到夏河边,大部分都在桥上等候着。
只剩下佛音乐队的几个喇嘛,他们还站桥头在尽力演奏佛乐,一时间,乐声回荡在夏河两岸。
而原来坐在前面的几个喇嘛,一直护送菩萨来到了夏河的触水岸边,然后,又在讨论着什么,过一会儿,又奉着菩萨回到岸上,和众僧一起回拉卜楞寺去了。
至此,法会结束。
法会在佛音中结束了,围观的人们也四散而去。其实,我也没看懂法会的含义,只是这种偶遇让我止步,那种充满神秘仪式感诱发了我的好奇罢了。
还是继续我的行程吧!爬山不是我的强项,尤其是在缺氧的高原上,但为了拍到拉卜楞寺全景我也是拼了。一步一休息,大口地呼吸着空气,只要不停下攀登的脚步,就能达到目的地,这不,很快就登上了西莫日山的半山腰。
站在山腰的一处平台上,擦一把额头的汗水,回目山下的拉卜楞寺,阳光中的拉卜楞寺全貌尽收眼底。
说起拉卜楞寺,全寺共有六大经堂,最大的是闻思学院经堂,为全寺之中枢。一世嘉木样初建时,只有80根柱子,年二世嘉木样扩建为根柱子,可容纳僧人诵经。
年,五世嘉木样又建了前殿院,至此,闻思学院经堂成为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10余亩的最宏伟建筑了。
拉卜楞寺有第二布达拉宫之称,只是它们的供奉不同,“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普陀”的音译,所以布达拉宫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而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思为活佛的府邸,所以拉卜楞寺是喇嘛、僧侣们的宫殿。
抬头,欣赏山下的拉卜楞寺,低头,却看到脚下的这些花草,她们能在晚秋的寒冷里开在高原,我也确实好奇,这些究竟是什么花呢?借助“识花君”来判断吧,识花君上介绍说她是“铁线莲”。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甘南铁线莲”,她花期从早春到晚秋,果期为夏季,就“甘南铁线莲”而言,是年5月才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发现,属一新种,有“藤本花卉皇后”之称。
“甘南铁线莲”,既然是一新种,那就来张特写吧。
其实,她的样子虽说谈不上唯美,但也别致,整个花朵宛若女子留下的一头运动短发!清爽、干练。原来,我只知道菊花和腊梅能含霜怒放,现在,我又认识了这种不畏严寒并能与之峥嵘的“甘南铁线莲”,她颠覆了我的记忆,同时增容和改变了我的知识结构。
世界这么大,真是应该去看看。
接下来,我们下了西莫日山,过桥后本来准备倒回去买票进寺游览,但被转经人堵回,要求只有按顺时针围绕寺院转完,再从头买票进寺游览,我的天,这要用半天时间了。没办法,那就转吧。
就这样,开始了我们的转拉卜楞寺行程,现在,又回到了转经长廊中。
一个转角我们就走到了一座白色覆钵塔前,这座白塔是拉卜楞寺的藏经塔,也叫经塔。
转过藏经白搭,就转入了拉卜楞寺的后山。
在拉卜楞寺后山围墙边,近距离看到了著名的闻思学院建筑,大经堂金顶在阳光下更显灿烂。
这里建筑上的窗口和门口都镶黑色边框,咋一看充满了不可侵犯的威严和神秘感。
回首望身后来者,络绎不绝,多少人在这条山路上艰辛途修,年复一年,忘记了岁月更迭。
身旁站着的这位头发斑白的红衣喇嘛,他臂缠一串黑红发亮已经玉化的星月菩提,他手抚寺院墙壁,目光越过墙头凝望寺内,流露出了羡慕与向往。
也许,他年少时的家境不曾允许他到此求学,心梦未圆,今朝游历至此,自是心潮难平。是啊!虽说他已过了葱青岁月,而修行又不分寺内寺外,但青春之梦,有谁能懂?
现实就是这样,在藏区进入寺院学习的藏家小孩,不论喇嘛还是觉姆,他们的衣、食、住、行等费用,均来自自己的原生家庭。
大的、条件好的寺院费用挺高,就如同汉人孩子求学一样,读国外名牌大学,消费可想而知,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家自是不敢问津,也只能送小孩在小寺院里修行。
所以,能到拉卜楞寺来学习,是许多藏家小孩一生的梦。
再往前继续,见到在山腰的草丛中修有很多小房子,面积大约2平方米左右。
这就是闭关室,闭关者盘腿静坐其中,食物和水都从那个仅留的小窗传递,就这样潜心修行。其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闭关修行,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可以,闭关期间他们不吃五谷杂粮,只吃少量的水果蔬菜,饮少量的水,维持生命的最低需求。正是在这种极端的状态下,人的潜能才得以发挥,所以闭关修行一年往往相当于普通修行几年。
所谓的闭关,在佛教来说是指关闭自己的六根,身,口,意,不让心被杂染。而这段期间,修行者会专心的修行。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就这样走走看看围绕寺院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出发的地方。由于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所以对寺院里的大小各异、形制相似的各种经堂就不再一一赘述,只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于此。
接下来,我们的甘南之行仍在继续。
:《(国庆)D4.2:桑科小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