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卜楞寺 >> 拉卜楞寺优势 >> 正文 >> 正文

历史上拉卜楞寺的属民及对其的管理方式

来源:拉卜楞寺 时间:2024/9/1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148116242762&wfr=spider&for=pc

历史上,拉卜楞寺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这种制度既体现在拉卜楞寺及对其属寺上的管理,也体现在拉卜楞寺对其所属的部落的控制和管理上。

拉卜楞寺所属的部落,按照类型可以分为神民、属民、教民和一些与拉卜楞寺有往来关系的村庄。我们来分别看一看。

神民:藏语称拉德。这些神民是甘、青、川蒙藏王公贵族和土官从自己的属部中奉献给拉卜楞寺的香火户。这类部落有青海河南蒙旗十一支箭地、拉卜楞十三庄、桑科、甘加六族、科才、欧拉、尼玛、四川阿坝六族、多合尔部落等。

属民:藏语称为穆德。这类部落大多是拉卜楞寺在该地建立属寺后,利用教权控制的部落。这类部落有阿木去乎、扎油、博拉、勒秀、美武五族、三乔科、阿万仓等。

教民:藏语称曲德。这些部落主要由世袭土官、头人统治、宗教上受拉卜楞寺的影响和控制。这类部落有麦科尔、上作格浪哇、牙端木、唐科尔、上南那、经科尔、木拉西合俊、曼龙、卡加曼、色强、尕让、香利大四庄、浪加等。

和拉卜楞寺有往来关系的村庄,被称为拴头。这些村庄,在青海省循化县内。嘉木样活佛派去的官员到该地村庄,由当地负担一切食宿费用。这些村庄来拉卜楞寺时,也受到礼遇,并在逢年过节时,受到拉卜楞寺派员的祝贺。当这些村庄和其他村庄发生冲突时,拉卜楞寺给予支持。这里村庄有科哇乃门、拉马吾建等。

拉卜楞寺派驻三类头目管理其所属寺院和所属部落。藏语分别称他们为郭哇、更擦布、赤哇。他们的任期一般都是3年一换。郭哇、更擦布是由嘉木样活佛80侍从中选派出任。赤哇由活佛或有学问的学者担任。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三种职务具体负担的工作内容。

郭哇,是由寺院议院推举,是嘉木样活佛准许派驻他所统治的部落的全权代表。郭哇之下还设有由该部落老民组成的下设组织,郭哇通过这个组织行使他的权力。拉卜楞寺派郭哇的有6个所谓的神民部落。这些部落担负着向拉卜楞寺供饭等负担。郭哇是所驻部落的最高统治者,他有权集兵打仗,有权干涉民事、刑事诉讼案件或其他纠纷。还有一些部落也是拉卜楞寺的神民部落,但拉卜楞寺无权委派郭哇,因为这些地区有他们自己的头人,拉卜楞寺只有通过这些地区的头人来统治该部落的群众。

更擦布,是拉卜楞寺派往其他寺院的行政官员。更擦布就是嘉木样活佛的代表的意思。更擦布是所驻寺院的全权行政官员,一般来说,其权力限于寺院并稍次于郭哇。更擦布下设有藏语称之为磋代的会议组织,该组织由该寺院的其他几类人员组成,更擦布通过这个会议组织来行使统治和管理寺院的职权。

赤哇,是拉卜楞寺派往属寺主持宗教事务的。如果属寺只有宗教关系,拉卜楞寺只派赤哇;如果政教关系都属于拉卜楞寺,则拉卜楞寺既派赤哇也派更擦布,二人分别管理政教事务。赤哇的具体职责是督促全寺僧侣学经,遵守宗教戒律。

通过对拉卜楞寺属民和拉卜楞寺对其属民及属寺的管理方式的了解,我们也从这个角度更多地了解了一点历史上藏族寺院政教合一制度的具体表现方式,也更多地了解了拉卜楞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