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卜楞寺 >> 拉卜楞寺优势 >> 正文 >> 正文

看点丨神奇的甘南藏族唐卡,可以向您讲述三

来源:拉卜楞寺 时间:2022/9/3

唐卡(Thang-ga)也叫唐喀,唐喀,系藏文音译,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它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题材的唐卡画成并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

甘南藏族唐卡的历史可追溯到吐蕃王朝早期,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修建布达拉宫等大型宫殿,促进了藏族绘画艺术的发展,在此情势下,藏族唐卡应运而生。经考证,唐卡的形式与游牧部族的生活经历有关。藏民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为随身携带的庙宇。甘南属于安多藏区,由于地缘关系,当地的唐卡绘画技法是深受汉地艺术风格影响的嘎玛贡画派。但是,嘎玛贡画派毕竟是16世纪盛行的一种画派,当前,勉唐派和勉萨派代表着唐卡绘画艺术的新的发展水平。

唐卡画源于寺院,它的传承历史与甘南拉卜楞寺院喜金刚学院传授有直接联系,属纯宗教事务类的师徒相传。甘南“唐卡”多在纯棉布上绘制,也有在羊皮上绘制而成的,有丝绣和绸贴丝缝的或版印的单色唐卡,用各色绸缎镶边,面上罩有薄绸和装饰飘带,下端有黄铜和白银装饰的木轴,以便卷展。唐卡画的构图极为别致,整个画面不受太空、大地、海洋、时间的限制,即在很小的画面中,上有天堂、中有人间、下有地界。还可以把情节众多、连续性强的故事,巧妙地利用变形的山石、祥云、花卉等构成连续图案,将情节自然分割开来,使它形成一幅既独立而又连贯的生动有趣的传奇故事画面。

唐卡画布有着独特的制作方法,其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首先用石灰水浸泡画布,使布质软化,然后把布铺在光滑的木板上,用石块反复磨压,最后刷上水胶粉液。经过处理的画布,表面柔软平滑且不露布孔,便于绘制精美的形象。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唐卡画是藏族独有的一个艺术门类,已引起国内外美术工作者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