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拉卜楞寺 >> 拉卜楞寺图片 >> 正文 >> 正文

1932年甘肃拉卜楞寺祭祀仪式,喇嘛在跳

来源:拉卜楞寺 时间:2024/8/18

九月禳灾节在拉卜楞寺的金刚院(吉多札仓)内举行,以跳禳灾舞为主。

禳灾舞的第一幕是仪仗,由六名童子手持香炉,二人吹喇叭,经堂司食戴毡方盖帽,后跟俗装侍从,经堂总管持幡,后面跟幼童,即“送水瓶者”。仪仗后面是土地载末尔,红脸,身披铠甲,头盔戴五银头骨,外绘三眼,左手执旗,右手握矛,铠甲外披人骨念珠,前胸系圆镜,内有心咒字纹。后面是“阿杂日”绿旗袍,脸呈草绿色左手执腿骨等等。仪仗退后,载末尔及卫士作圆圈舞。

第二幕出场有十六位头戴面具。主角为法王,绿水牛头,次其妃,后来武士,黄牛头,黄妃,红牛头,红妃,绿牛头,绿妃等。他们头上均有五头骨。最后菜绿鹿头,是阎王的侍从,不佩头骨,但有圆饰。成圈后,法王居于中间舞蹈。

第三幕,绿衣人架号筒,二位人在后吹,另有两个人吹胫骨喇叭、然后仪仗导引九面具出场。为首的护法北天王及三护卫,皆红脸,右手持伞,左手执鼬鼠,口中吐宝,故称为财神,一起跳圆圈舞。

第五幕最长,架吹号如第三幕,只是二人在后面吹喇叭。仪仗护作四炉,二壳,三杯盘,二喇叭。一个手拿香的,跟随一僧人,演员十五名,即“黑帽子”。各执以右手拿金华柄的三棱刺,左手拿头盖碗盛血,黑帽平面作有六角的图案,各角会头骨,顶彩绸,中有黑绒球,球上有头骨,骨上饰金刚,金刚的上面飘有金云。云下六轮触及帽上平面,云示火,相三棱供,轮示愤怒,意思是将肚子束起来。

舞蹈以人自成圆圈,执杯壶的有两对,相向站在场地中央,并将壶中的洒倒进杯中,放入青稞,每一个人拿着杯子舞蹈,舞毕泼送,如此四次,前两次向后抛,第一次给喇嘛,第二次给护法,第三次给护法的侍从,第四杯献给土地,用这些酒给神灵吃喝,以保护佛法。

金酒泼送之后,侍僧退场,黑帽子再舞。为首者站在场心,向人皮作刺击状。刺两次后,全体齐刺,然后作手印,舞,念真言,再作手印,于是揭开桌于上的蒙布,现显出桌子上的满盘武器,侍僧接舞首之手中物置放桌子上,换勾杖,如此不停地舞,不停地换金刚绳,杯子链舞,月刀等等。

舞时,舞者与奏乐者都念阎王铁成大威德经。等舞蹈跳完,四位戴方毡盖的,荷枪的壮丁,抬着三棱供的,北天王,法王与妃,载未尔及“黑帽子”全体,与奏乐的全场出动,到空旷的场地,一面焚桡,一面鸣枪,便算诸灾已禳,诸灾已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290.html